古风汉服美女图集

阿里云要当“新农人”的智慧助手,高科技让亩产提高6倍

67次阅读

华为率先完成中国5G推进组5G网络安全测试

7月9日,IMT-2020(5G)推进组发布消息称,近期IMT-2020(5G)推进组组织了5G设备安全测试,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同组成测试组,对华为、中兴、爱立信、大唐、上海诺基亚贝尔的5G基站和核心网设备进行安全保障测试。

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每年蔬菜产量450万吨,是中国温室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寿光小伙儿李晨的家里没人种过大棚。但他记得,小时候出了家门,就能看到大棚。,如今,在寿光有十几万个大棚。从市中心出发,不管往哪个方向走,十多分钟车程就遍地大棚。,今年疫情期间,寿光每天以600吨蔬菜驰援武汉,让它再度声名大噪。但就在两年前,寿光遭到了自1974年来的最大洪灾,有1/5的蔬菜大棚都受淹,产量损失约为30.9万吨。,李晨在寿光亲历了这场洪灾,又经历了这个蔬菜之乡的重生。他注意到,受灾的多是一些传统大棚。现代化的大棚几乎没有受影响。它们沿水泥路面而建,干净、自动化程度高,面积大的超过10000平米。,27岁的李晨现在是一位年轻的大棚管理者。他所在的大棚又叫“阿里云数字化蔬菜工场”,自动化程度在寿光数一数二。,,早上8点,李晨进入大棚。为了保证无菌环境,他小心穿上鞋套。大棚就像一座现代工厂,一整条“智能流水线”正流畅运转:全自动的推盘机、移栽机、AGV无人运输车、无土式轨道式机床,完成了育苗、移栽、培养和收割。,“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原来种一个大棚,现在可以种三到五个大棚。”阿里云智能通用行业北方大区副总经理李成龙说。,即便下班后,李晨也能通过手机远程看到大棚内的情况,并实时追踪温度、湿度变化。内设的控温系统会在气温超过28度时,自动打开大棚顶端的保护层,并在低于19度时自动关闭。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会根据蔬菜酸碱度大小,自动调节营养液的配比。,虽然没有长在土壤里,但依靠阿里云物联网平台的“小型气候站”和智能水肥浇灌系统,机床上的蔬菜颗颗新鲜饱满。所有参数都保持在智能模型得出的最佳值。,新式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正在改变传统的“农田”,也让农业变得更智慧。,《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19)》预测,今年我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人民币。蔬菜的“金字招牌”寿光备受关注。,早在2014年,寿光市政府就和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意愿,希望共同打造引领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样板、智慧农业背景下的“新寿光模式”。今年年初,

黑石集团苏世民:AI发展需要多国协作 遵循五大伦理原则

7月9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黑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苏世民表示。

阿里云和寿光港投集团正式展开智慧农业的合作,除了数字化蔬菜工场,还计划合作建立研发中心、产品区块链溯源平台。,对年轻人来说,智慧农业也让“种田”这件事变得更有吸引力。他们无形中多了一个助手:人工智能。,,李晨从青岛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到寿光老家。智慧农业是李晨在寿光找的新事业。他加入一家国资企业寿光港投集团的农业部门,“农业不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李晨说,“科技改变了‘新农人’的工作方式。”,经过半个月的培训,李晨就掌握了智慧蔬菜大棚的管理方法。他熟悉蔬菜的生长周期、习性、病虫害的治疗,也同样懂得如何让各种自动化设备“为我所用”。,在他的管理下,寿光港投和阿里云合作建立的智慧大棚已经可以大规模投产。4000多平米的机床可以种植36000颗蔬菜。这些蔬菜的生长周期更短、长势更好。普通的有土蔬菜大棚亩产量一般在3吨左右;在阿里云数字化蔬菜工场中,每年可进行12-16茬,亩产量可以达到12吨,部分品种甚至可达到每亩20吨。,“通过阿里巴巴生态的供应链,蔬菜直接送到城市里的火锅店,卖的价格也更高了。”李晨说,“从离开大棚到下锅前,还能靠营养液再长一段。”据了解,天猫已经在寿光建立了蔬菜直供基地。,像寿光这样的农业之乡,除了面临成本增加、生产效益不高、品质难以把控的问题,农业人才短缺和劳动力老龄化也非常突出。“种地”的辛苦和不确定性让人望而却步。遇上大风大雪大雨,全家都要去守着大棚。碰上洪灾,更是毁灭性打击。,未来,这些地谁来耕种?,好消息是,像李晨这样的“新农人”不少。除了年轻人,经验丰富的“老农民”也开始拥抱高科技和新变化。,李晨说,“阿里云数字工坊”在寿光也已经引起了农民们的注意。他常常能见到有农民在大棚外观察,他们对自动化设备非常好奇。,李晨认为,随着农民对智慧农业的了解加深,以及像他这样的“新农人”加入,这项技术将很快得到推广,帮助农民更好地种菜、卖菜,也帮助寿光打出新的金字招牌。,李晨在寿光亲历了这场洪灾,又经历了这个蔬菜之乡的重生。他注意到,受灾的多是一些传统大棚。现代化的大棚几乎没有受影响。它们沿水泥路面而建,干净、自动化程度高,面积大的超过10000平米。

SAP全球总裁柯睿安:数字化不再是可选 而是必选项

“经历了疫情后,如果说企业运营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场危机进一步证明了转型为智慧企业的重要性。”

正文完
 
admin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admin 2020-07-09发表,共计2048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