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汉服美女图集

扎堆备案变悄然离场 信托公司私募热退潮

16次阅读

沪指盘中创年内新高 五成个股掉队

12月2日,上证综指一度冲破今年7月的阶段高点,盘中最高点达3465.73点,创出年内新高。不过,之后冲高后回落。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收跌。上证综指盘中创出新高背后,是煤炭、金融股发力。不过相比指数上涨,A股市场中大多数个股表现惨淡。经统计,逾五成个股年内股价涨幅跑输大盘。

经过几年的沉淀,信托公司热衷申请备案私募牌照的热度正逐渐退去。12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一个月内就有陕西省国际信托、国投泰康信托两家信托公司主动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资格。整体来看,2016年11月至今,已经有16家信托公司退出了私募基金市场。登记备案资格的信托公司数量也从“高光”时期的44家降至28家。在分析人士看来,短期内绝大多数信托公司都不会把私募基金业务作为主力方向,以后也很难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16家公司注销备案资格

 

信托公司对私募基金牌照的热情逐渐消退,12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年内又有一家信托公司主动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资格。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已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板块中显示,国投泰康信托已于11月25日主动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资格。

 

“主动注销”指放弃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主动申请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并声明自注销申请通过之日起6个月内不再重新申请登记的机构。对于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资格的原因,国投泰康信托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会向相关部门反馈,有信息将会进行回复”。但截至发稿,记者并未收到国投泰康信托方面的回应。

 

国投泰康信托不是今年第一家离场的信托公司。11月4日,陕西省国际信托也主动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资格。而北京商报记者查询中基协网站私募基金管理人系统发现,2016年11月至今,已经有16家信托公司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资格,注销机构主要分为“主动注销”“依公告注销”和“协会注销”三类,其中又以“主动注销”居多,有14家信托公司为“主动注销”,山西信托、中江国际信托为“依公告注销”。

 

与2014年、2015年扎堆备案的情形相比,近四年来,信托公司对私募基金牌照的态度出现了较大的反差。一位已注销备案资格的信托公司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现在信托公司都不怎么做私募基金业务,再加上私募基金主管部门是证监会,信托的主管部门是银保监会,信托公司本身也涉猎较少。

 

对于多家信托公司注销私募基金备案资格的情况,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跟信托公司自身的战略布局有关;其次,从监管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监管机构监管尺度会有所不同,私募基金管理人属于证监会监管,信托属于银保监会监管;事实上,信托牌照本身就属于私募属性,加上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与信托产品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产品发行数量两极分化

 

“高光”不再,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资格的信托公司数量也从鼎盛时期的44家悄然降至28家,不足68家正常经营的信托公司数量的一半。而在这28家登记备案的信托公司中,有万向信托、中融国际信托、中建投信托、华能贵诚信托、紫金信托、国联信托、渤海国际信托、江苏省国际信托、上海爱建信托、云南国际信托10家公司“被标记*号”,带*号的机构目前没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

 

先锋支付母公司正式退市 或面临吊销支付牌照风险

近日,先锋支付母公司中新控股公布公告,该公司股份的最后上市日期为2020年11月27日及股份的上市地位将自2020年11月30日上午九时正起取消。

一位暂未进行私募基金管理的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私募基金牌照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意义不大,因为没有太多业务必须要通过这个牌照来实现,没有真实业务需要,而且每年还要交会费,需要增加人手和运营成本,相较而言,信托计划就能满足很多要求,而且更为灵活。

 

从实际情况来看,信托公司对备案产品的兴致也并不高涨,且分化较为严重。目前,在中基协私募基金公示系统中,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私募基金产品共查询到4068条记录,其中中信信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两家信托公司备案产品较多,分别为270只和121只。

 

其余26家信托公司的态度则颇为冷淡,普遍登记产品的数量为20-60只左右,而有的信托公司在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资格后仅登记一只私募产品。

 

上述信托公司人士回忆称,“当时信托行业发展相对火爆,不像最近几年的严监管态势,那时候信托业觉得自身业务可发展余地很大,什么牌照都想纳入囊中,先占位再说。而现在很多信托公司会越来越务实,尤其是头部信托公司之外的中小公司,大家更看重务实的牌照,信托公司也不太擅长私募基金管理”。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大多数信托公司并未实质开展私募基金相关业务,而现在私募基金牌照申请难度比维护难度低很多,之前没有私募基金团队基础的公司在目前行业转型期没有组建团队拓展相关业务的动力和必要,导致了私募基金牌照的退潮。发行产品较多的信托公司有历史沿袭,早些年已经实质开展相关业务,且自建了系统和形成了有战斗力的团队,早已度过投入期,现阶段已经是产出部门,相关业务边际成本比较低,所以会持续维持拓展下去。

 

市场竞争力逐步降低

 

早些年,信托公司蜂拥而至热衷申请备案私募基金牌照也是为了借此逐步提升在证券投资方面的主动管理能力。在廖鹤凯看来,未来业务全面开展的少部分公司还是会布局私募基金业务,甚至可能出现以相关业务作为主力业务的公司。但需要关注的是,短期内绝大多数公司都不会把该业务作为主力方向,因为没有额外的可投入资源增量,没有足够的协同效应,没有比较优势,就很难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而在监管倒逼行业深度转型的背景之下,信托公司资产证券化的布局思路也开始发生转变,逐步向兼具标准化与服务信托特质的资产证券化业务(ABS)延伸。

 

一位信托业观察人士指出,对于信托公司来说,私募基金牌照的价值和作用在这两年并没有很明确,在统一监管下,监管差异降低,这也是信托公司不再热衷于相关牌照的原因。从行业看,信托公司参与资本市场的障碍不在于牌照问题,核心还是在于投研能力的培养,信托公司需要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体系,为客户创造价值。

 

 

点赞

三季度新增6家债券违约企业 两协会点名多家评级机构存质量控制不足等问题

12月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证券业协会”)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就2020年第三季度债券市场10家评级机构的市场表现、业务发展及自律动态、合规情况进行了总结。

正文完
 
admin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admin 2020-12-03发表,共计2650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